又是一年考证时。
六月,阳光正好,微风不燥。2023年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如期拉开序幕。我和成千上万的考生一样,企求着考的全会、蒙的全对,盼望着顺心顺利,加入到考证考核的大军。
说起考证,还要从一年前二建(二级建造师的简称)考试报名说起。公司陈总负责项目,各种专业资质证书是参与项目投标的必备条件。自然而然,陈总对执业证书无比关注,常常鼓励公司员工积极考证。因我在部队工作多年,从事管理工作,二建报名考证,陈总总是不失时机地给予鼓舞和勉励。说实话,从部队退役后对二建考证也有所关注,毕竟隔行如隔山,总感觉如同高山只能令人仰望,所以,我一直是敬而远之。陈总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思想鼓动,渐渐的,我便心有萌动。试试就试试吧,今年裸考,检验一下自己的基础,也好一探庐山真面目。抱着这样的想法,我踏上了二建考证的征程。
今年年初,考核成绩揭晓。考试的三科中,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法规两门共同科目分别以3.5分、7.5分之差未能通过,只是实务相差甚远。去年的考试,虽未通过,但激起了我的兴趣,给予了信心,也实现了从“0”到“1”质的跨越。
或许是去年考试的信息被泄漏,春节过后,我常常收到有关参加二建考试培训的陌生电话,有时我会直接挂断,有时也会礼节性的听对方煞费苦心的一番介绍。接收这方面的信息多了,自然会刺激大脑,令人心动。常说心动不如行动,经朋友推荐,我选择了北京汇文网校,并果断签订了合同,将首笔培训费用转给了培训机构的老师,余款待通过后补交。
从想到到得到,中间就是做到。培训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抓手,培训费用是考核成本支出,更加鞭策着我去努力学习。想,有行动的叫理想,没行动的,只能叫空想。
培训机构很快给我发来了学习课件,并寄来了专业教材。我制订学习计划,分配各科学习时间,按照从易到难、由浅入深的道理,从最熟悉的管理课入手。工作之余,我便如饥似渴地听老师讲课,吸收有关建造师的知识营养。
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虽没有古人头悬梁、锥刺骨,我常常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。早上天不亮,我便小心翼翼地起床到书房听课,怕影响爱人休息,我关上房门,边听边记,很多知识,不学习还感觉知道一二,往往是越学越吃力,越学越迷惘,正所谓“学然后知不足”。
有人说感染新冠病毒最大的后遗症是记忆力减退,通过这次备考,从我身上得到深切的验证。很多课程听了学了,但很快又会忘记,而且忘的超乎寻常的彻底,像未曾谋面的路人互不相识,令我伤心绝望。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有得就会有失。为二建备考,我暂停了三个月的写作,暂停了晨练,暂停了不必要的应酬和客套性联系,很多“程序”都按下了暂停键。五月份回老家探亲,我将学习资料作为随身行李最重要的一部分,从新疆背到河南,从河南背到北京。医院的候诊室,机场的候机大厅,都留下了网课老师给我传授知识的声音。
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,也是快乐的。每当听完老师的一堂网课,学习新知识,拓宽新视野,掌握新领域,如同打仗啃下一块硬骨头,攻下一个新山头,占领一个新阵地,令人欢欣和舒畅,军人出身的我,感受异常强烈。
6月的南疆,气候宜人。最先成熟的杏子,经果农施肥浇灌,辛勤劳作,一路开花结果。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那杏子黄橙橙、甜蜜蜜,预示着一年丰收季的开始。
还是天公作美。连日来,每天傍晚短暂的雷阵雨,给原本昼夜温差大的南疆多了一分清凉。今年的考点设在位于轻工业园区的职业技术学院,距离市区8公里。上午9点开考,我7点起床,洗漱就餐,8点前乘车到达学院大门口。此时,学院门口熙熙攘攘,一条长长的队伍正在接受安检,验证考生身份。置身其中,我不禁发出感叹:通向成功的路上真的很拥挤。